讀書的樂趣——寫在公司讀書月到來之際
新聞分類: 墨香酒韻 來源: 發布日期: 2010-05-06
四月的公司工業園區里桃花吐蕊,斑鳩鳴春。一年前,也是在這個楊柳依依、春暖花開的梅月,也是在這個暗香浮動、生意盎然的季節,公司為提升員工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全面打造學習型企業,提出了“學四德,讀好書、促進步,做優秀古貝春人”的讀書倡議,并將每年的五月定為讀書月,轉眼間該活動已經開展一年了,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在這一年的時間里,給我感受最多的除了公司圖書館購進的圖書、資料越來越多,分類越來越細外,還有在公司上下形成的學習和讀書氛圍越來越濃厚。每次去圖書館總會看到很多同事在書架前仔細挑選著自己喜愛的書籍,他們之中有科研人員,行管人員,還有灌裝工人、生產工人,他們像三月初發芽的樹木一樣沐浴在貴如油的春雨里,默默地吮吸著知識的甘露,在平靜的生活道路上,不斷完善自身的技能,修養自己的身心,使自己能夠始終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并能將工作做得越來越好。我想,在讀書的過程中,他們一定找到了某種難以言說的樂趣,這其中包括重溫舊知識后的悅然之情,對新生事物接觸后的興奮之情,更有透過別人的成長歷程看清自己前方目標的喜悅之情。
關于讀書的樂趣,古人曾有言:“養心莫若寡淡,至樂無如讀書。”將讀書看做是修身養性的必由之路。我認為,假如將一個人比喻為一棵樹,那么讀書就是一個給樹木不斷增加養料和修剪枝椏的過程,書中的觀點和理念既是一把修整樹木的剪刀,又是供應樹木成長的肥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不斷修正和提升自己,減少一些無知與偏見,增加一些理性與情感,既能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指明方向,又能在公司全員中形成一種向心力、凝聚力,從而使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讀書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就像我們走路一樣,只有歷盡艱辛,翻山越嶺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之中,閱讀的方向決定思考的尺度,而思考的尺度決定行走的遠近。所以,我們所讀的書籍也是有選擇性的,朱熹曾有詩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覺得,他一方面在告訴我們要閱讀經典,好讀書、讀好書以外,還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其實單純的知識是不能改變命運的,只有當一個人把書中的精華轉化為自己生活的動力,把書中的觀點靈活地、融會貫通地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長此以往,我們習得了一種健全的人生態度,這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窗外,又是一年桃紅柳綠,草長鶯飛,就讓我們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繼續踏上讀書征程,就讓春風吹書,風吹哪頁我們讀哪頁吧! (行管辦)